醫館故事
作者:施凱霆
位於現今公明路與共和路的交叉路口,有一間老舊、水泥牆上佈滿破損窗框的三層樓建築,龐然且突兀地矗立在轉角處。裡頭早已無人居住,且騎樓外圍林立水果攤等攤販,將建築的出入口包圍、封死。在當地居民的解釋下,才知道,這棟荒廢多年的建築,原是一家兒科醫院,名叫「嘉英兒童診所」。
這間醫館於1960年由張嘉英醫師在此開業。醫館附近一帶街區早期通稱為「羊稠巷」,據說全由張氏家族所有。醫館佔地面積廣,可視為兩棟相鄰的建築,中間則隔有中庭,一樓作為病房與看診空間,二樓以上是住家;如今雖雜草叢生,卻仍能一窺此醫館的格局之美。
1910年出生的張嘉英出身嘉義望族,其祖父為張元榮,四叔為諸峰醫院的創辦人張錦燦。張嘉英在七位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大,與畫家弟弟張義雄的名字合稱為「嘉義英雄」。幼時適逢臺灣人可就讀小學校的政策釋出,張嘉英便從公學校以極少的名額考入嘉義尋常高等小學校(後改為旭小學校,今民族國小),而後又經過激烈競爭,躋身嘉中第一屆學生;之後更因成績優異,被保送進臺北高等學校(今臺灣師範大學)習醫。
就讀嘉中時,學校規定學生必須在文組與理組當中二擇一,從小喜愛寫作的張嘉英雖然偏好文組,卻顧慮自己身為長子,背負著成為醫生、擔起家族責任的期待,於是選擇自己不感興趣的理科;也因為對所學缺乏熱忱,加上對父親有些反抗,所以張嘉英在高中時經常蹺課看電影、讀課外書,因此在升上高三時被留級一年。
1932年,張嘉英自高等學校畢業。那時臺北帝國大學還未設立醫學部,為了謀求更高的學歷,便聽從父親的指示,遠赴日本,考進長崎醫科大學習醫。熱愛音樂的張嘉英赴日後學會了小提琴,並在當地的管弦樂團擔任第二小提琴手。
1936年大學畢業後,張嘉英本想繼續留在日本,不料父親去世,家裡需要他來主掌大局,因而回臺,並任職於嘉義醫院。當時市立醫院的高階職位多由日人佔據,臺灣醫師的薪水及升遷皆與日人相去甚遠,張嘉英遂於1941年前往北京鐵路醫院,以尋求更好的前途;當時的北京受日本所管控,雖處於戰爭期間,物資卻頗為豐饒,且北京人多將來自臺灣的張嘉英視為日本人,所以他在北京時的生活可說是相當愜意。終戰後,日本醫院紛紛關門,張嘉英又不想當共產黨軍醫,才於一年後返臺。
多虧昔日同學在嘉義醫院幫忙留缺,所以張嘉英於1946年回臺後,立馬就任嘉義醫院小兒科主任;1949年受院長請託,擔任副院長,一當就當了十一年。1956年以多篇論文,與林國川醫師同時在臺灣取得長崎大學的博士學位;1957年又前往美國攻讀醫學管理;1958年回臺,繼續在嘉義醫院執業直至1960年離職,在東門派出所對面(即公明路151號)自行開業,成立嘉英兒童診所。
雖然張嘉英於1960年才正式自行開業,但其實早在他回臺任職嘉義醫院兒科主任之時,就在自家立起一塊招牌,偷偷違規開業了,連他也笑稱自己是做壞榜樣。1987年,張嘉英為了讓病重的妻子受到充足的醫療資源,是故結束診所營業,遷居臺北。
2006年,張嘉英在臺北的居所過世,而他的兩個兒子皆未繼承醫業。據醫館附近長者說到,早期張嘉英一家待人和善,向他們租騎樓擺攤的小販就算沒繳租金,也不會受其驅趕;一直到張嘉英過世,他的子孫們想賣掉土地時,這些攤販仍不願意搬離。張嘉英的兒子們大概也承襲了他善良的個性,所以到現在仍放任攤販們繼續擺攤。
綜觀張嘉英的生平,看起來極其順遂,是大家眼中的「人生勝利組」,但他畢生所追求的「學歷」、「前途」等等,多不是為了自己的榮耀或慾望,而是建立在對家族的「責任感」上。閱讀張嘉英的口述歷史,不難發現他其實根本不想成為一位醫師,而是想成為一名作家,然而,身為長子,他自認自己要肩負家族責任,必須選擇一條安穩且邁向成功的道路,例如:他在高中時便因此放棄就讀文組的機會。令人欣慰的是,日後成為醫生的張嘉英,並沒有就此放棄寫作,並先後於1982年及2002年自費出版自傳俳句歌集《埋み火》、《愛の細道-我が九十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