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嘉義市老醫館

林玉書晚年與其妻子合照。 來源:嘉義寫真
1935年4月12日,報導林玉書與數人籌組政黨。 來源:臺文臺灣日日新報
1903年5月15日,漢文臺灣日日新報評論林玉書就讀醫學校時所撰述一篇有關水力的文章。 來源:漢文臺灣日日新報
查看更多照片

慎德醫院

109年嘉義市老醫館故事撰寫
慎德醫院於1907年由林玉書醫師開設。林醫師是嘉義知名文人,除了現代醫術外,亦擅長詩文字畫,積極投入文人社群的參與。

醫館簡介

醫館故事

作者:賴韋淳、陳奕達

慎德醫院的創辦人林玉書出生於1881年的嘉義西堡臺斗坑庄,幼時就讀嘉義國語傳習所,畢業後到臺灣總督府嘉義醫院(今衛生福利部嘉義醫院)擔任醫療通譯。因有志於學醫,林玉書在嘉義醫院首任院長藍澤直方的推薦下,於1900年到臺灣總督府醫學校(今臺灣大學醫學院)就讀,並於五年後畢業,在1905年返回嘉義醫院行醫。

當時的嘉義醫院極度缺乏本土醫師,在市民不懂日語且日本醫生不通臺語的狀況之下,使得市民更難以接觸現代醫療。而林玉書因較早成為本土醫師,便成為了現代醫學與市民的溝通橋樑。當時的院長加藤信平更請其教授院內的日本看護婦研讀醫務臺語,以解決當時語言不通的情形。

1906年,發生了七級強度的梅山大地震,嘉義地區死傷嚴重。身為嘉義醫院醫師的林玉書也配合總督府的救災規劃,不分晝夜急救傷患。次年,林玉書辭去嘉義醫院的醫職,在嘉義市元町三丁目十六番地(今約嘉義市公明路312號,吳鳳北路以及公明路口處)設立了慎德醫院。

林玉書醫師除了行醫救濟外亦開班教學,他在慎德醫院裡開設「慎德書院」,此外,也於1935年創立了嘉義曙幼稚園(後改稱曙光幼稚園,位於今民生北路、康樂街口、世華銀行一帶),是嘉義市首間專收臺灣籍兒童的幼稚園。

除了醫師的身分之外,林玉書最為人所知的身分其實是古典漢詩作家,其字為「臥雲」。而他早在1903年,就讀醫學校的期間,就書寫了與水力有關的文章,並被評論見報,可見當時的林玉書在首次接觸科學知識之後,就熟練於以文學手段書寫看法。1905年起,開始可見其諸多漢詩著作刊載於臺灣日日新報之上,他也長期活躍於詩壇,在當時全臺的詩人大會上常為掄元、詞宗,並曾擔任羅山吟社、麗澤吟社等詩社的顧問和主持,其重要的著作有1957年的詩集《臥雲吟草》。

日本統治初期,總督府對臺採取高壓策略,因此造成了眾多衝突事件。直到後藤新平在1898年擔任臺灣行政長官,提出「舊慣保持」策略後,情況才逐漸好轉。當時在傳統文人的治理策略上,也有類似的手段,例如鼓勵用漢詩教學和創作,提倡組織詩社等。藉以拉攏並教化傳統文人仕紳,以達到「以華制華」的效果。

而林玉書在此脈絡之下,也成為了一個重要的行動者,他透過漢詩的刊登和詩文書畫雅集等行動,與諸多詩人產生聯繫,並串聯出複雜的文人網絡。在諸多文獻當中都可看出林玉書與各類型的文人有積極的互動,其中包括了張李德和(嘉義知名文人)、林玉山(嘉義知名畫家)、方輝龍(弘仁醫院、鷗社創辦人)、⋯⋯等人。

而這個看似守舊且傳統的文人網絡,也透過和林玉書類似的行動者,與現代且積極的知識份子網絡相互聯繫影響。根據1929年臺灣民報的報導,林玉書當時以民眾黨支部委員的身分,參選東區派出所第一保正並當選,但因其民眾黨的身分,使得警察當局不滿,並假借出席人數不足的理由,判定為選舉無效。雖然林玉書在當時受到不公平的對待令人感到遺憾,但從報導當中,我們可以發現一件有趣的事。在臺灣文化協會分裂後,他位於相對右傾,國族色彩較為濃厚的民眾黨參與政治(雖然民眾黨在其後又左傾),不同於當時另一群重組新文協,較著重進步、科學的社會主義知識份子。或許我們可以說林玉書是個較為注重傳統、思考國族文化的現代仕紳,而這點從他的對詩詞的熱愛以及他作品中對本土文化的重視,也可概知。

另外在1935年的時候,總督府對臺灣地方制度進行第三次改正,地方自治的權限再度調整。因此,嘉義仕紳林文樹號召籌組政黨,林玉書、黃文陶、王甘棠、劉傳來、張乃賡及賴尚遜等多位醫師與其他領域的仕紳群起支持響應,可惜並未尋找到組織政黨的後續文獻。但有關林玉書在人脈網絡及社群政治上的積極參與,顯現出了他在不同時代當中,與各種不同類型的思想進行碰撞的過程,除了有著傳統與現代的拉扯之外,又隨著局勢的改變,轉換為浪漫的國族思考。若能更加深入林玉書的故事當中的話,或許可以在不甚注重傳統文化內涵的當代,帶來一些新觀點也說不定。

林玉書在晚年遷居高雄,鑽研孔孟老莊哲學,也繼續創作詩文,淡泊名利且樂天自居,最後於1964年逝世。綜觀林玉書的一生,我們看到了醫師也看到了詩人,從他行醫的過程及他投入救災救疫的事蹟,可以看見他對嘉義、地方以及社會的關心;而他不僅奉獻於醫,也熱愛文學藝術,特別是他望重詩壇,與地方產生了諸多思想上的交流,也造就了許多文化上的認同。他在歷經清領、日治和民國等三個不同時期後,所留下的詩文,更讓我們瞭解到歷經時代變化後的心境與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