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嘉義市老醫館

林國川獲好人好事代表,與前總統蔣經國先生合影。 來源:國川美妙教育事務基金會
林國川於林外科醫院前舊照。 來源:國川美妙教育事務基金會
林國川於臺灣民聲日報刊載其赴日返臺復診公告。 來源:臺灣民聲日報
查看更多照片

林外科醫院/林綜合醫院

109年嘉義市老醫館故事撰寫
林外科醫院創設於1943年,創辦人林國川醫師於戰後隨醫療演進不斷擴增院所規模,一度成為當時嘉義市區少有的區域醫院。

醫館簡介

醫館故事

作者:林玟圻

與現代醫療演進共處

林國川醫師出生於1911年,是家中長子,父親為現新港地區著名漢醫林炎先生。其祖籍為福建漳州府漳埔縣二都鄉,第十三世祖延寬公時,渡海來臺,先居於諸羅縣竹頭崎庄(今竹崎鄉),後遷居新港庄。林國川幼時居住於嘉義廳打貓西堡新巷四百番地(今嘉義縣新港鄉),是林家第二十世後代,共有二弟三妹。

林國川於1925年自新港公學校畢業後,以榜首之姿考取臺南州立嘉義中學校(今嘉義高中),然而因其小時候就患有嚴重的氣喘疾病,在求學期間曾因病休學,差點無法完成學業,最後於1931年畢業。並錄取了總督府臺北醫學專門學校(臺北醫專),與嘉義名醫侯炎同時成為該校第一屆畢業的學生。

爾後,林國川進入臺灣總督府嘉義醫院擔任外科醫師,在1938年的臺灣總督府職員錄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到林國川醫師在嘉義病院中任「囑託醫」,月領三十元。而在一年後,林國川即升任「醫官補」(相當於主治醫師)的身分,領取當時的七級薪俸。

隨著全家自新港搬遷至嘉義市區,林國川醫師最後離開嘉義醫院,於1943年與其妻陳美妙在自家開設林外科醫院,並設置二十張病床。林國川醫師後更購下原為光華路林眼科林崑泉醫師胞兄林長庚醫師開立林內科診所的所在,擴增院區。

林外科醫院在擴大規模、加入其他專科後,在1983年改制為有兩百床病床的林綜合醫院,後更陸續購置周邊土地、並擴建建物,一度成為嘉義市區少有具「區域醫院」身分的醫療院所。2004年,由謝景祥醫師購下,並改建為現今的陽明醫院。

懿行與公益參與

討論林國川醫師時,不少論述會著重於其熱心公益的層面,其熱血除了表現在活躍的社群活動中,長年出任嘉義高中及嘉義女中的家長會長、為學子設立獎學金外,其晚年為紀念亡妻而興資成立的陳美妙基金會(現國川美妙教育事務基金會)在文教事務外,也捐贈多組自動心臟去顫器(AED),保障社區居民性命安全。

1972年更有篇臺灣民聲日報的報導,指出林國川醫師首先發難,捐血給自家醫院無錢購置血袋的病患,並號召全院上下符合資格的醫護人員加入「親身救人」的行列。國立中正大學在嘉義地區的「復校」,林國川居中積極協調的角色同樣不可忽視。

而林國川因其社會聲望,被選任各項榮譽職:嘉義縣醫師公會理事長、中華民國外科醫學會理事、中華民國醫院行政協會理事、臺灣省醫師公會理事、中華民國射箭協會副理事長及嘉義縣射箭委員會主任委員、嘉義家庭扶助中心副主委、國立臺灣大學景福基金會第一、二屆常務監事及第三至五屆理事、嘉義市第四信用合作社理事及監事主席計達二十年、國際扶輪社第十四屆嘉義扶輪社社長及第三四七區嘉南分區區總監代表、中華民國防癆協會嘉義縣市分會理事長、國際紅十字會 臺灣省嘉義縣市支會常務理事、臺灣省私立嘉義仁愛之家常務董事、聯合醫學基金會董事、臺灣省選舉委員會省巡迴監察員、嘉義縣市榮譽觀護人協進會會長、救國團嘉義團團委會常務委員及指導委員等。

木業都市下的醫療行動者

隸屬於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農林處林務局林產管理委員會第一組的阿里山林場,在國府接管初期有公傷補助的制度。在可取得的資料中,1946年到1947年短短一年間時間內,便有十五件、總計十九人申請公傷亡補助,在當時規範中,需要檢附醫師的診斷書及請款單方能請領補助,當中有7人找上林國川醫師診治。

雖然無法確認林場管理單位與林國川醫師之間是否有存在正式合作關係,然而在阿里山及奮起湖均有直屬於林場的醫務所(室)的情況下,仍有相當比例的勞工在需要醫治時找上林國川醫師,同時行政單位也信任其診斷結果予以補助。

藉此,我們可以說林國川先生作為一位醫師,在當時已獲一定程度的社會信任,而阿里山上的木材砍伐作業與嘉義市街並非僅有產業上原物料及人力資源市場的聯繫。在醫療需求方面,林場與木都未因地理及交通技術的阻絕而斷裂,而依舊能維持一定頻率與密度的互動。

最後,林國川在1994年10月14日清晨,因生來之氣喘,加上忙於事業而無暇自顧,罹患之糖尿病,更併發心臟病、高血壓及腎臟機能衰退,於睡夢中與世長辭,享年八十四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