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嘉義市老醫館

本建築1931年原為ツモト(津本)喫茶部。(資料來源:嘉義商工業案內;1939)
嘉義縣十九鄉鎮市台大校友會於民國四十九年七月三日在嘉義縣政府二樓大禮堂舉行成立大會,會後在嘉義縣政府大門前合照留念。黃文為第一排右四。(照片來源:《嘉義市志》卷七《人物志》)
昭和四年(1929)三月,旭ケ丘的少年畢業了,鏡頭下的他們昂首眺望或瀟灑搭肩,朝著遠大前程出發。第一排右三的少年黃文是首屆學生中的佼佼者。多年之後,戰爭結束、國府接收的混亂時期,醫生黃文奉命代理校務,在仇恨紛起的艱難時刻,道別敬愛的四級老師,帶領嘉中進入新的時代。(照片來源:《嘉義市志》卷七《人物志》)
查看更多照片

育生診所(黃文故居)

107年閱讀嘉義市老醫館
日治時期原為津本喫茶店,1950年代由黃文醫師開設「育生小兒科」。2017年登錄為嘉義市第一棟紀念建築。

醫館簡介

醫館故事

       位於熱鬧市中心旁的育生診所,是嘉義市第一棟被登錄為紀念建築的文化資產。該棟建築在日治時期原為津本喫茶店,1950年代由黃文醫師開設「育生小兒科」;現今則是在獲得法定文資身分後,準備著手進行修復保存工作。

       回顧育生診所登錄為紀念建築的歷程,最初起因於現任屋主因老舊木屋毀損嚴重,考量到公眾安全,希望進行木構建築的修繕拆建工程。2017年5月下旬,文資團體得知工程消息,開始蒐集相關資料且到現場進行勘查訪調,同時也與屋主討論溝通多種可能方案,並將文資保存相關資料提送給文化局;同年6月初文化局召開文資審查會議,經審議後登錄為紀念建築。

       登錄理由包括:建築本身主結構頗具地域風貌,內部保有日治時期木結構傳統工法,見證了在日治時期「嘉義市銀座」現代主義的建築語彙與設計特徵,以及該建物曾為黃文醫師的診所、具有地方醫療史的文化價值。正因為前屋主黃文對嘉義有特殊貢獻和意義,讓該棟建築成為嘉義市第一棟登錄的紀念建築,更在嘉義市首開了由政府、屋主、學術界及文化團體多方努力共同完成私人建築被保留下來的先例,實在難能可貴。

       黃文1908年出生在嘉義西堡嘉義街內教場(現今中山路普濟寺後巷內),父親黃生開麵攤維生,雖然家境窮苦但黃文天資聰穎,讓父親願意努力栽培他。黃文十二歲才進小學,但跳級兩次,又以優異成績考上嘉中,一路學業成績名列前茅,保送臺北醫學專門學校,這在當時而言,是絕無僅有的唯一特例,使臺籍學生揚眉吐氣而同感光榮驕傲。

       1939年起擔任嘉義醫院內科主任醫師;1941年取得京都帝大醫學部醫學博士,是嘉義中學畢業校友中第一位獲得學位者;同年7月離開嘉義醫院,在元町一丁目十八番地(現共和路210號)自家開業育生醫院,懸壺濟世。開業後,因醫術高明,求診內兒科病患絡繹不絕,門庭若市,成為地方名醫,且於美軍轟炸頻仍時,還堅守崗位到院門診。

       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大戰結束,黃文醫師出任嘉義市接管委員會委員,亦被推選為首任嘉義市醫師公會理事長。1947年「二二八事件」擴大混亂時,時任嘉義市醫師公會理事長的黃文,進出公共場所始終佩戴紅十字腕章,診治傷病患者,無論本省、外省人皆一視同仁。

       1949年至1953年間,黃文曾在台灣大學擔任教職,其後辭聘返鄉,復業育生診所。1958年診所遷至民生北路226號現址。

       由於其學歷、才能廣受肯定,陸續受延攬擔任各項公私職,在許世賢至張博雅歷任市長任內均聘其為市府顧問等職。黃文雖然學醫,但其協助市政實在功不可沒,尤其自從六○年代起為推動嘉義市升格省轄市,配合市長不斷奔波推動陳情,更擔任升格後的嘉義市選舉委員會監察小組召集人,處事公私分明而受讚揚。然而黃文醫師以耄耋高齡擔任繁雜選監工作,積勞成疾而於1986年中風,所幸無語言障礙,於1989年辭職居家療養。

       雖已從市政工作辭職,但黃文仍不甘遊閒靜養。1993年以八十五歲高齡,寫英文信函至紐約聯合國大會,強調臺灣並非中國的一部分,中共在臺灣並無管轄權,更遑論主權,同時強烈表達二千餘萬人民,能依聯合國憲章規定參與聯合國之意願,可見其熱愛臺灣鄉土情操。1998年因其體衰跌倒受傷,送醫急救仍無起色;1999年與世長辭,享年九十二歲。

       觀察現今的建築可見,醫院本體為兩戶連棟RC加強磚木混合造二層樓瓦頂建築,建築沿街面做亭仔腳,立柱柱基洗石子,柱面貼溝紋磁磚,入口立面臺度雙色洗石子,做菱形紋,作工精美,雙開木門扇及窗少見日式壓花玻璃。

       二樓騎樓面外觀現代主義左低右高非對稱布局,前設大陽臺雙層水泥花磚立面,在現代性中增添了地域性色彩;側面作洋式凸窗是另一特色,騎樓後之外牆大抵為編竹夾泥外覆雨淋板。

       第一進前半部一樓為診療空間,目前仍留有精美的藥局櫃體,初步推斷本來為L型,上面印有育生調劑室。第一進後半部樓梯間,L型的木樓梯扶手欄杆精緻,旭日形格柵更是神來之筆;第二進有數間房間,內部空間布局為口字型平房,左右兩側護龍為廁所等服務性空間及衛浴設施,推測可能為病房。

       本建築為街屋型診所,外觀呈現現代性格,建築內外用料做工頗為精緻用心,整體而言,此建築和洋混合,外觀有嘉義三零年代的摩登,內在有非常優良的木構匠藝,為1930年代嘉義市區不可多得的近代建築。